电力系统作为一个复杂体系,专门负责生产并提供电力能源,以满足社会的电力需求。该系统主要由发电、变电、输电、配电以及用电这五个关键环节或子系统构成。这些环节在相互连接的同时,又保持相对独立性,各自承担着电能的生产、传输、分配及使用等重要职能。
具体而言,发电厂负责将一次能源高效转换为电能。随后,通过输电与配电环节,电能被精确地输送并分配至最终电力用户,从而圆满完成电能从生产到使用的整一个流程。在此过程中,发电、输电、配电以及用电环节通常会采用不一样的电压等级,而这些电压等级之间的转变与连接则通过变电环节得以实现。
以我国电力系统为例,发电机所输出的中压电能,须经变电环节提升至110kV-1,000kV,方可达成大规模、低线损的远距离输电。电能被输送至用电区域后,需降至110kV-10kV,以进行分配并接入各类工业公司、公建设施等用电负荷较大的最终用户,最终再降至380/220V进行分配和接入低压用户。原则上,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被用作输电电压,集中应用于输电环节;110kV衔接输电与配电两大领域,处于电能由输电向配电的转换节点;10kV、20kV和35kV属中压配电电压,其中10kV为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配电电压等级。
“十三五”规划明白准确地提出,要积极地推进智能电网建设,促进智能互联,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装备提升与科学技术创新。要加强现代配电网的构建,对配电网进行升级改造,全方面提高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作为电网重要组成部分的输配电及控制设备,是达成电网智能化的关键载体。在国家政策支持以及终端需求的带动下,配电网的升级改造和智能电网建设已成为中国电力行业新一轮的投资重点。
随着电源装机容量和电网规模逐步扩大,线路复杂程度提高,智能电网已成为中国电网发展的新趋向,这对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相关这类的产品的智能化等性能指标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配备电子器件、传感器和执行器等设备,具备自我诊断功能,可利用互联网数字接口实现关键状态参量的监测、控制与数据共享等智能化功能的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将成为市场主流,这将为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开辟新的市场需求。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的发展升级,将能为智能电网在节能和提升性能等方面的建设提供更多助力。
在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领域,公司数众多,竞争态势严峻,技术水平呈现参差不齐的状况。就中低压输配电商品市场而言,国家和行业标准已然对各种类型的产品的规格参数予以详尽规定,致使产品趋于同质化。那些不具备系统化方案设计与定制化能力的输配电制造企业,往往只能被迫参与低价竞争。
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获取订单的主要模式为招投标。而拥有核心技术、具备设计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以及定制化能力的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企业,更能契合下游客户的定制化产品需求。此类企业通过与下游客户进行深度沟通,展开时效性分析,并针对客户痛点、难点提出更具指向性的定制化需求,从而为客户提供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如此方能够全面且有效地实现用户需求,在市场竞争以及招投标进程中崭露头角,提升产品竞争力。
在全球能源与环境问题日渐严峻的背景下,低碳环保和科学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国各行业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为加速推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及转型升级,国家积极鼓励工业公司强化节能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在“双碳”战略发展目标的指导下,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领域的技术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传统输配电设备产品因受应用材料、工艺技术等因素制约,存在功率高、损耗大等问题,在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负载损耗等方面尚具有非常明显的提升潜力。展望未来,节能环保型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产品将保持强劲需求,具备自主研发能力和较高生产水平的中低压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企业将顺应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和国家能效新标准,逐步占据高效节能输配电设备市场占有率;而研发能力较弱、生产水平较低的小型厂家将难以适应国家能效新标准,其产品将逐渐被市场所淘汰。
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被大范围的应用于国民经济所有的领域的配电设施中,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带动了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的长期发展。近十年来,我们国家的经济总量持续保持增长趋势,202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0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2015年-2024年期间,我国GDP复合增长率达到7.90%。宏观经济的增长将带动本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电力行业乃宏观经济之基石,宏观经济的增长势必带动电力消费需求的持续攀升。我国全社会用电量自2015年的55500亿千瓦时攀升至2024年的98521亿千瓦时,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6.58%。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作为电力行业的基础所在,在支撑电网发展、提升电网安全水平、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经济安全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愈发重要。
伴随我国电力工业的迅猛发展,社会用电量亦呈持续增长之势,这有益于推动输配电设备行业投资规模的扩张。
我国精确指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与“确保能源安全”。加速推进新型能源体系的规划与建设,不仅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要途径,也是深化能源改革、助推经济高水平发展的关键支柱。近些年,国家在稳步推进“双碳”工作的过程中,得益于新能源产业技术的持续进步以及“双碳”发展目标引导下产业政策的逐渐完备,以光伏、风电、储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步入了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新阶段。这一发展逐步推动了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为输配电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机遇。
近年来,全球经济逐步复苏,与此同时,人工智能(AI)也处于快速地发展的阶段。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全球的电力需求处于持续增长的态势。经济的发展促使各类产业蓬勃兴起,众多企业的生产规模逐步扩大,商业活动日益频繁,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后电器设备的使用量大幅度的增加,这些都使得电力消耗不断攀升。而且,AI产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需要大量的数据中心进行运算支撑,这些数据中心的运行高度依赖电力,逐步推动了电力需求的增长。
在这样的背景下,叠加新能源不断并入电网的情况,以及当前全世界内老龄化电网亟待更新改造的巨大需求,全球电网建设迎来了高景气时期。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的并网,虽然为能源结构的优化带来了积极影响,但同时也对电网的智能化、稳定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老龄化电网设备老化、技术落后等问题,急需通过更新改造来解决。
在全球电网建设蒸蒸日上的进程中,海外国家对于变压器的需求出现了激增的情况。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改变交流电压、实现电能有效传输和分配的关键设备。然而,许多海外国家自身的变压器产能却存在短缺的状况。这种需求的激增与产能短缺之间的矛盾,为我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出海新机遇。我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技术水平、生产的基本工艺、产品性价比等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优势,如今正可以在海外市场上大展身手。
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与国家电网投资、电源投资建设以及地产、居民等综合用户的输配电建设紧密相关,故而其周期性和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周期性关联度较高。
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在诸多行业中存在广泛应用,具体涵盖传统电力电网、新能源(其中包含风能、光伏、储能等领域)、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轨道交通、工业制造、基础设施以及房产建筑等行业。在该行业内,用户在进行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的采购活动时,通常会采取对全国范围的采购方式,其采购行为不受地域方面的限制。
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的客户群体具有广泛性,主要涵盖电网公司及相关企业、新能源(风能、太阳能、储能)、轨道交通、工业制造、房地产开发等多个领域的大中型企业。通常情况下,部分客户会制定年度采购计划,并倾向于通过招标方式来进行采购。因此,受制于客户采购习惯、项目实施进度及有关政策等多重因素,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呈现出某些特定的程度的季节性特征。
电网公司等用户企业通常于上半年开展工程计划申报、物资招投标以及土建施工等工作,而下半年则是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产品的供应及安装高峰期。另外,新能源项目受政策影响较大,可能在某些特定时期导致新能源行业客户出现电站建设及相关设备采购的高峰。至于轨道交通、工业制造、房地产开发等行业的输配电设施建设,相关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产品的供应及安装则不存在非常明显的季节性特点。
《2025-2031年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市场调查与研究及发展的新趋势预测报告》涵盖行业全球及中国发展概况、供需数据、市场规模,产业政策/规划、有关技术/专利、竞争格局、上游原料情况、下游主要使用在市场需求规模及前景、区域结构、市场集中度、重点企业/玩家,企业占有率、行业特征、驱动因素、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预测,投资策略、主要壁垒构成、相关风险等内容。同时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还提供市场专项调研项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市场占有率报告、十五五规划、项目后评价报告、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证、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PHPOLICY:GYF)
第三章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输配电及控制设备所属行业2025-2031年规划概述
第五节 2020-2024年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财务能力分析与2025-2031年预测
第六章 POLICY对2025-2031年我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市场供需形势分析
第九章 普●华●有●策对2025-2031年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产业体系调整分析
第十三章 普●华●有●策对2025-2031年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投资前景展望
第十四章 普●华●有●策对 2025-2031年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及投资风险分析
乐动体育永久地址
电话:0531-86271322
传真:0531-82821322
手机:184-0531-6107
邮箱:281211186@qq.com
地址:济南市温泉西路8号